焦点速递!时家村:“三资”清理动真碰硬,唤醒“沉睡的资产”

历城区董家街道时家村2022年4月启动“三资”清理工作,掌握集体用地和小队用地各100余亩,实现了村集体收入从不足1万元到40余万元的稳定增长。别村的“老大难”,到时家村成了“很好搞”,通过“三个一”模式,唤醒“沉睡的土地”。一支团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个外来书记加上一个本地媳妇,‘二郭’能干成啥?”时家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软弱涣散村,郭恒峰是遴选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郭广美也是新上任,可以说这届村“两委”班子一 开始就不被看好。

干了半年,村民瞅着竟也干出了些名堂。修路就不说了,他们还顶住压力积极回应民意,筹集70余万元资金打了一口460米深水井,安上净水器,让村民能免费饮水……有了民生实事打基础,群众呼声渐渐高起来,开展“三资”清理的时机到了,“二郭”的工作热情与坚持,也感染了其他班子成员,组建起包括村干部和小队长在内的“三资”清理小组。


(资料图片)

“班子团结”是“三资”清理的第一步。“三资”清理工作说起来简单,但毕竟存在利益博弈,村里的土地长期低价发包,解决集体资源流失问题刻不容缓。重新定价影响承包户最终上交费用,免不了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三资”清理小组从意见分歧到团结一致,离不了大家的真枪实干。“测量土地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们一支冲锋队、一支攻坚队,顶着日头,在灌木丛中穿梭,满头大汗……”小组成员回忆起实地测量,仍然觉得干劲十足。

一张图纸,理顺流程、压茬推进

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专人专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不断完善组织架构,确定规章制度,有章可循,按章行事。

“三资”清理的路上困难不断,在巨大的压力下,预判可能出现的矛盾之后,时家村采取“测量土地先难后易、签订合同先易后难”的策略,保证计划可行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总结复盘中靶向施治,成功签订8份合同,涉及150余亩集体用地,实现村集体增收38万元,充分彰显了做群众工作的智慧。

一把标尺,公开公正、长算远略

测量是本着“先干部、再党员、后群众”的总基调进行的,支部委员张来勇作为党员干部,最先进行了土地测量,承包价格翻了10倍之多,仍积极配合量地工作,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不仅如此,时家村在村集体账目公开的基础上,将小队承包费统一划入村集体账户,实行“队账村管”,经本小队村民代表签字按手印同意,村里同意并报经管站审核通过后,方可由队长支配,探索建立集体资产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经过“三资”清理,时家村集体收入增幅巨大,去年底,村集体收入从四月份的不足1万元猛增到40余万元,这样的成绩恰恰是对本届班子、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完善合同后收取的第一年承包费全部用于百姓福利,后续费用将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强后劲,源源不断回馈百姓。

(本报记者张敏通讯员刘宗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