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注:江西资溪:践行“两山”理论 推动生态价值不断变现
近年来,江西全省上下齐心协力践行“两山”理论,加大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不断将其变成“金山银山”,成功创建了包括资溪县在内的8个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月15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走进抚州市资溪县,深入采访资溪如何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价值不断变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引进20余亿元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康养产业
资溪地处江西省东部、武夷山脉西麓,森林覆盖率达87.7%,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居江西省前列,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
2002年,资溪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将绿水青山视为资溪最大财富、最大品牌,确定“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科技引领、绿色发展”战略,构建了以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主导的绿色产业,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全方位塑造“纯净资溪·中国睡都”生态康养品牌。
近年来,资溪引进20余亿元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康养产业,建成大觉山5A级和大觉溪、真相乡村、御龙湾、野狼谷等4个4A级景区,全县森林景观利用面积超过38万亩。2022年,资溪县森林康养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的57%。
在江西率先成立“两山”转化中心
借鉴银行“存”“贷”理念,资溪县在江西率先成立“两山”转化中心,探索形成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资溪方案”。
罗山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资溪县承包山林面积800余亩,主要从事生态产品林下种植。在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的帮助下,该公司不仅获得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得到国家对其承包山林的权益保障,而且在其种植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通过该中心全国首创的“林下经济收益权”贷款,获得权证质押授信300万元,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
据资溪县“两山”转化服务中心主任金建华介绍,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为集体和群众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采用联调联审联批机制,提供收储、评估、交易、运营和金融等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了县域内生态资源的转化和升值,解决了生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今年4月底,资溪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各项贷款余额37.56亿元,占全县贷款余额的41.57%。
林业作为资溪“两山”转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碎片化整合已初具规模。目前,完成山林收储20余万亩,毛竹林流转价格由每亩每年12元提高到40余元,杉松木林流转价格由每亩每年2000元涨到2500余元,建成国家级、省级森林乡村和乡村森林公园26个,精品民宿47家,带动1.2万余名农户参与森林经营活动,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以林下经济为突破口拓宽林农增收途径
资溪还积极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林下经济为突破口、拓宽林农增收途径。资溪在全县范围内推动成立50多家绿色生态企业和合作社,发展森林旅游、林下中药材、白茶、林下养蜂等产业,吸纳带动1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极大提升了全县生态产业产品整体价值。
石峡乡引进一家生态科技公司,以公司自种、“公司+村集体”合作、村集体自种、“公司+村集体+脱贫户”等方式,种植黄精、粉防己、天冬、金银花和草珊瑚等中药材3000余亩。当地群众既可获得稳定的山林土地流转租金,又有务工收入和药材加工销售分红,还带动全乡7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6万元。
以55万亩毛竹林为突破口,资溪又推动竹产业成为全县主导产业。为加快毛竹资源转化,该县兴办了2000亩竹科技产业园,培育龙头企业,拓宽竹产业链条,推动竹科技“产、学、研”合作。如今,资溪的竹建材、竹家居、竹纤维、竹食品、竹工艺品等产品走向国际,风行全国市场,一根毛竹实现从原竹十几元到精深加工后百元的增值。2022年,资溪县竹木加工产业规上企业15家,1-12月主营业务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8.25%,竹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谭红、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