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消息:大国基理|重庆荣昌:“小院+”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创新风
一场阵雨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三崇堂院子更显清净、朴素、淡雅。绿植沿着院墙种下,有花开,不繁茂,但清香。几户村民院内居住,有欢笑,不富裕,但满足。四方院子,几道篱笆,围合的不仅有天地风月,还围合了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通安村三崇堂小院大门。人民网 胡虹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荣昌区以10至30户左右群众聚集的农家小院为基本单元,以“小院+”推动党建引领乡村善治,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意识、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提升群众参与能力,切实解决乡村治理困境,逐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四治融合”乡村善治体系,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月22日,“大国基理”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重庆荣昌,感受“小院+”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形成的院落治理新格局。
走进通安村,采访团就被村口处三崇堂小院的质朴气息给吸引。干净整洁的农家院、温馨的青村茶舍……
“我们这里有咖啡、有茶水,还可以做手工。”在小院里经营青村茶舍的陈燕热情地招呼大家喝茶。“我是土生土长在小院里的人,也是这里第一个从城市回家创业的青年。这几年,村里变化特别大,农家院子有了新面貌。不仅仅是我,很多大学生也愿意留在这里。”
陈燕回忆,2019年返乡创业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回来,是因为这里基础设施差,环境也不好。在荣昌区委组织部大力发展“小院+”治理的工作下,庭院不再有污水横流、鸡鸭乱飞的情况,水电气三通也不再受阻,整个乡村基层环境焕然一新。
陈燕正在泡茶。人民网 胡虹摄
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组书记林君介绍,三崇堂小院,不仅成立了党小组、院落自治委员会和小院管家联盟的组织体系,还实现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小院事情自办、自定和自管的运行机制,把“小院+”推动乡村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三崇堂小院,陈燕还有另外两个身份,是院落自治委员会的理事和“小院讲堂”的志愿者。她要负责院落的日常管理、政策宣传、民情收集反馈、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同时,推行“小院讲堂”议事制度,对涉及到小院的建设方案、公共设施的维修、扶贫帮困对象确定等重要事务,由自治小组与村民协商共议,增强小院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大家常在一起学习讨论,氛围浓厚、效果倍增,凝聚力越来越强。”70多岁的党员吕金茂自豪地说。
“多亏了理事会帮我们调解,不然扯不完的皮。”说起小院的院长和理事,三崇堂的居民梁匍珍总是赞不绝口。
三崇堂院史馆。人民网 胡虹摄
如今,“小院+阵地”“小院+课堂”“小院+机制”全面铺开,有效推动治理和教育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既激活了党员教育的“神经末梢”,又实现了农村党员教育体系化,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在荣昌区委组织部的牵引下,整合宣传、政法、民政等8个部门资源下沉到小院,与群众一道解决需求和难题,产生了积极效果,衍生出“小威送法”“美家美户·姐妹相助”等新内容。2021年,参与小院建设的部门拓展到14个,在完善创建指标、出台工作办法、健全小院评星机制和退出机制的基础上,荣昌区将“新风小院”“小院讲堂”等整合升级为“小院+”品牌。
在荣昌,三崇堂小院就是当地“小院+”推动党建引领乡村善治的缩影。
截至目前,荣昌区已建成各类示范小院200余个、2个区级示范片,小院+”做法入选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二〇二二年十佳案例”。在“小院+”引领推动下,直接带动小院内377个在家党员、5000余个农户主动参与小院治理;1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54个村(社区)获评市级及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区2020、2021年度群众安全感调查分别达99.17%、99.7%,2021年荣昌区被表彰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