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情系深山,用扶智助力扶贫

情系深山,用扶智助力扶贫


(资料图)

华东理工大学学子杨孟平帮助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杨孟平与大凉山贫困孩子结对子 受访者供图

“读书是有用的,我们要走出大山去。”自2015年起,每年的寒暑假,华东理工大学学子杨孟平都要返回家乡,苦口婆心地劝学。7年过去了,杨孟平深入5个村庄,走进7所学校,影响了2000多名贫困学生,帮助20余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

杨孟平出生在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交通不便,以前,走到最近的学校也要2小时,离县城里的高中更远,而山里的矿业资源却是近利,他从小目睹村里很多人为采矿而放弃学业。

“路途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受父亲这句话的影响,杨孟平一直刻苦努力,学习成绩突出。2015年,杨孟平通过“励志计划”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上海,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的杨孟平在学习上遇到了大问题——上大学前,他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很多同学早已学过编程知识。他利用课余时间,努力赶上课程进度。在不懈努力下,他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成功保送为华理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上海,杨孟平更深切感受到家乡人学习认知的落差。“偏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的观念。”杨孟平在镇上读初一时,刚开始班上有62个学生,临近毕业只剩40多个学生了。“最遗憾的是,以前每年回家都听到有人不再念书了。”杨孟平说。为此,杨孟平每次回家,他都要去劝学,希望更多孩子坚持学业,走出大山。“高三一年,我每天只睡5个小时。”杨孟平在会东中学用自己的经历激励毕业班的学生。

2019年暑假,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劝学,他带领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心灯”实践团队再次出发,来到了大凉山贫穷的昭觉县。12名本硕博成员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先进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钢梯到达悬崖村,深入2个村庄、2所学校,开展以科技体验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点亮孩子们心中的那盏灯。“收获知识,收获科学!”一个孩子课后用力地在纸条上这样写。

杨孟平和伙伴们的劝学故事轰动了网络,也影响到家乡的学习氛围。“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难长久。”——这是会东县境内盘山公路旁醒目的标语,表明当地教育脱贫的决心。无论在会东县城还是在镇上,学校建筑都是最亮丽的。

在会东县,人们观念已经改变。为了孩子读书,有人在镇上租房,跟杨孟平家成了邻居;杨孟平一回家,请他做励志讲座的越来越多;听说哪家孩子辍学,亲戚邻里都会劝说……现在,会东中学的教室后墙上写着:“我要学医,先去大医院,再回到县城,为家乡医疗事业作贡献。”“我想考理工大学,读化学,以后做化学家。”“我坚信,只要努力,梦想并不遥远。”

杨孟平用扶智助力扶贫,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成长,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度上海市十佳资助宣传大使等。他说:“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把爱国情怀和责任落实到科研上,开启劝学扶智扶贫的新征程。”本报记者 张炯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