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在线丨建立数字展馆、发展“零碳陶瓷”,代表建言擦亮中国陶瓷名片

松纳柴器——景德镇陶瓷柴窑烧造技艺展。视觉中国 图


(资料图片)

陶瓷,是中国的一张国际名片。2019年8月,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获批全国唯一文化类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今年全国两会,来自景德镇的人大代表们,纷纷发挥各自专长优势,为持续擦亮中国陶瓷名片、讲好中国陶瓷故事建言献策。

用好新兴技术让陶瓷文化遗产“活”起来

景德镇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高等文化研究院教授刘文斌提交议案,建议用好VR等新兴技术,创新推进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刘文斌建议,建立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子母馆,将母馆建立在北京、子馆建立在景德镇,通过“景德镇—北京—世界—景德镇”的展览布局,促进中国陶瓷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讲好中国陶瓷故事;同时,打造中国景德镇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数字展览馆,利用VR等技术再现中国陶瓷技艺,让公众可以随时随地领略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陶瓷文旅融合方面,他则建议,打造一批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开发主题旅游线路,鼓励代表性传承人恢复生产实现活态传承,推出系列陶瓷文创产品,带动相关文旅消费,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推广“零碳陶瓷”让产业发展“绿”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是一名陶瓷艺术家,在陶瓷艺术创新和科研创新方面成果颇丰。今年全国两会,她从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议加快树立“零碳陶瓷”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陶瓷行业实现清洁生产、低碳发展和绿色制造。

“2021年,我国陶瓷产业市场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4至2亿吨,部分省份已将陶瓷行业纳入碳排放管理体系。”张婧婧表示,推广“零碳陶瓷”,既能提升中国陶瓷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有利于展示中国主动减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具体到落实“零碳陶瓷”层面,张婧婧认为,科技驱动产业转型是关键,应重点加大氢氨高温窑炉零碳燃烧技术、电烧窑炉、低温余热循环利用等技术攻关。她还提出,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制定“零碳陶瓷”产品的评价和认证相关标准,将陶瓷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大力生产研发绿色低碳的陶瓷产品。

“可以支持景德镇先行先试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零碳陶瓷’生产基地示范试点,促进新能源发电与生产基地一体化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窑炉氢氨清洁燃料替代协同发展。”张婧婧进一步建议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