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讯:驻村台青话融“陆”:“这是我很宝贵的收获”

台湾青年设计师蔡震岳(右)在驻村中接受记者采访。杨伏山摄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厦门2月25日电 (记者 杨伏山)“我十分珍惜当下每个落地实施的规划机会,大胆想象美好愿景,细心规划每一步,这是我很宝贵的收获。”台湾青年蔡震岳刚从台湾过完春节假期返回大陆,又投入了紧张工作中。

蔡震岳近日接受对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刚到大陆工作不久,但在这里,他看到了更多的风景和发展机会,“希望在这边能更多融入,获得更大提升。”

石铭村的中草药长廊规划建设成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杨伏山 摄

近年来,福建省推出闽台乡建乡创项目,吸引更多的台湾设计团队与社区营造团队参与大陆乡村振兴进程。注册在厦门翔安的台资企业——福建缘来生态农林有限公司(下称“福建缘来”),就已在漳州市长泰区、平和县、华安县等地参与承接了多个乡建乡创规划设计咨询“陪护式”服务项目。

去年9月,刚从台湾走出校门的青年设计师蔡震岳,接下福建缘来递出的橄榄枝,只身一人登陆发展,被派往漳州驻村。入户走访村民、实地拍照测量、优化设计方案,几乎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初到大陆,我就被这里的建设规模震撼到了!”那一刻,蔡震岳眼前仿佛再现当年第一次从南投老家到台北上大学时那种见世面的感觉。

虽然早已司空见惯台北大都市的繁华,初来乍到大陆,蔡震岳还是受到很大的冲击,“感觉这里每个地方都很大,无论是港口的集装箱、好几车道的路面,还是高架桥下的景观规模,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等等,都让人惊叹不已。”

“山下栖息着一个千年传统古村落,村里宽敞大道四通八达,一排排房屋都刷着白墙,绘上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蔡震岳告诉记者,一走进长泰区岩溪镇石铭村,他就仿佛置身在一幅美丽的乡村油画中。

千年传统古村落焕发勃勃生机。杨伏山 摄

石铭村,历史悠久,东汉建安神医董奉曾在此采药行医,留下许多美丽传说;物产丰饶,石铭芋、鲜切花远近闻名。近年来,这里不断优化乡村环境,并利用得天独厚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创建“翁婆峰”“翁婆情”品牌,开发系列中草药养生茶,打造致富“金药方”。

作为闽台乡建乡创项目的台湾团队,福建缘来主要是帮石铭村做好规划设计。台湾农业乡村观光发展协会理事长、福建缘来生态农林有限公司董事长暨芊秀对记者说,乡建乡创项目旨在振兴乡村,更多的是要发展当地的产业;政府推出驻村模式,让台湾设计团队能更多地融入,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

“这对我们规划设计方向很有助益,因为除了环境提升,挖掘每个村的特色优势,找到产业提升之道也至关重要。”暨芊秀说。

暨芊秀表示,石铭村的中草药长廊就是一个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之一的中草药的很好的教育基地,台湾团队在规划时希望凸显其传统优势,结合台湾户外教学理念,让台湾老师一起来共建共创。

蔡震岳就这样在石铭等乡村扎下身子,希望通过自己更细致的“把脉”,为石铭村等乡村规划一条更加契合其产业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蔡震岳举例说道,石铭村的芋头闻名遐迩,但基本都停留在一产阶段,未有品牌,附加值也不高。经过调研,他们团队觉得可以借鉴台湾“芋泥波波奶茶”“大湖草莓酱”的做法,研发适合年轻族群的加工产品,也打造地标品牌。

为此,蔡震岳所在的团队针对明朝贡品—石铭芋头设计了芋头文化中心,建议该村借鉴台湾芋头酥、芋头冰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将其石铭芋头从一产往二产、三产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石铭村已有的中草药园,台湾团队正在考虑从研学角度加以规划。蔡震岳说,做研学项目,就得考虑互动体验项目,除了设计故事展览,还得考虑如何植入活动项目,增强体验性。

“不能只是规划成一个很多中草药的植物园,还应结合文创活动,让园区中中医药文化长廊变得立体又有机,与村里的孔庙前广场及规划中的美食一条街形成观光带。”蔡震岳说。

台湾团队的辛勤付出,获得了村里的认可。“阿岳真的很用心,他们团队是实实在在为村里做事。”石铭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海龙告诉记者,他们接触过很多团队,但像台湾团队这样统筹考虑村庄未来的整体发展,一遍遍深入发掘、优化方案的,真的不多。

在日复一日、不断修改完善的规划设计之中,蔡震岳的驻村生活逐渐从最初枯燥单调转而体验到成就事业的乐趣与喜悦。他说,来到这边,很有家的感觉,村里的书记、村民都很关心他们的起居生活,让他们倍感温馨,一点不觉得背井离乡。

“我们就是要想尽办法帮助当地村民,让产业做价值提升,从第一产业变成第二、三产业都结合起来,帮助村民把产业发展变得更好。”蔡震岳说,只有这样,他们台湾团队的价值也才能更好得到体现。(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