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资讯:革命老区的民生新事:数字医疗越大山 守护老幼小确幸
丽水市智慧流动医院监管中心丽水市委宣传部 供图
【资料图】
中新网丽水2月15日电(邵燕飞 项菁 周健)数字驱动下,医疗服务触手可及;探索“流动助老”,爱心餐车直达老年人家门口……作为中国12个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浙江丽水聚焦“大民生”,让曾经的红色热土焕发出共富新活力。
民者,万世之本也。第二届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日前在丽水召开,秀山丽水之间的民本思想、实践得以“出圈”。
在“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中,深处山区的丽水聚焦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创新探索数字化改革、实质性举措,守护革命老区民众“稳稳的幸福”,以服务共享诠释“民生无小事”。
“流动助老”模式 丽水市委宣传部 供图
数字医疗翻越大山 提升就医“安全感”
医疗是民生之需。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保障,是减轻负担、增进福祉的“民生工程”。
丽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多山、地广、人稀,基层医疗急救资源难免存在“分散、体系不全、速度不快、能力不强”等状况。
为破解上述难题,当地着力构建“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医疗中心+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山区医疗服务新模式,以“资源增量、数字赋能”为手段,从“急救体系全起来、急救速度快起来、急救能力强起来”三个维度提升山区医疗急救服务能力。
譬如,民众可以通过“浙里办”APP上的“救在丽水”应用,借助网络呼叫120。急救中心转接员将根据患者定位,线上派单至最近医院。医院急救车发车后,患者可点击急救短信或通过“救护车定位”模块实时查看救护车位置。
据悉,“救在丽水”应用整合了丽水全市233家医疗机构、127辆院前急救车、46个流动医院、524台AED等资源,打通卫健、公安等8个部门数据“壁垒”。2022年以来,其已参与执行急救任务45614次,促使丽水市急救服务半径从32公里缩小至19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从34分钟减少至18分钟。
可见,数字技术有效提升了民众就医“安全感”。不仅在医疗急救方面,日常购药用药不方便也是山区民众的生活“痛点”。
在侨乡丽水青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汇集多部门力量打造“侨乡药事通”数字化应用,为民众提供送药送械上门、药械科普、家用医疗器械使用指导、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等便捷服务。
借助上述应用,原本需前往外地购买的药品,经由特殊病种寻药服务,实现了药品在青田当地就能购买;偏远山区民众所需的慢病长期用药,通过填写用药需求,就有送药便民服务车配送到村……
从地图看,丽水地处浙闽两省交界地带,而不少革命老区也位于省际交界地区,拥有相似的自然条件。以现场经验交流会为契机,“救在丽水”“侨乡药事通”等应用新模式以及相关医疗保障措施有望为其他革命老区提供参考。
师生“同菜同质同价” 丽水市委宣传部 供图
服务跟着老人走 提升老幼“幸福感”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老幼生活向来都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也是革命老区实现美丽蝶变的改革难事。
山多地广的地貌,使丽水农村老人居住分散,面临着交通不便、养老服务成本高、家庭支付能力弱等问题,特别是高龄化、空巢化特征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丽水市常住农村老年人达22万人,分布在173个乡镇1890个行政村11081个自然村。
为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近年来,丽水全市立足山区实际,创新“服务跟着老人走”理念,聚焦山区老年人基本生活、看病就医、代购代销、精神慰藉、安全出行等重点需求,积极探索山区“流动助老”长效机制。
“爱心流动餐车”就是“流动助老”的生动实践。譬如在丽水松阳,当地统筹利用“县级中央厨房”,配置7辆“流动爱心餐车”,每日将爱心餐配送到该县13个乡镇的70家集中就餐点。
“年纪大了在家里做饭不方便,这里一天不到8块钱,每天还换新花样。”每到中午饭点,松阳县叶村乡的独居老人汤益女就会到村里的送餐服务点排队取餐。
老人情连夕阳,儿童牵系朝阳。丽水聚焦“社区婴幼儿托育、儿童权益维护和特殊群体保障”三个重点领域,积极推动社区老幼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2022年以来,丽水全市将“新增乡镇(街道)托育机构和托位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实事,目前该市85个乡镇建成托育机构,共有托位数8649个,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98.11%。同时,丽水依托村(社区)、中小学校推进儿童之家建设运行,连续三年创建示范型儿童之家,实现乡镇(街道)示范型儿童之家全覆盖。
为促进优质服务共享,2021年当地还在浙江省率先提出“学校食堂革命”,推进师生“同菜同质同价”,建设“营养食堂”“智慧食堂”等。(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