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长春运路,“流动的中国”不止步


(资料图)

又是一年一度春运时。在一列列开往家乡的车厢内,悬挂着的小灯笼,张贴平整小春联,摆满的各式各样蔬菜、零食和手工艺品,依然吸引不少旅客挑选心仪的年货。

春运是中国一个固执的闹钟,一年只响一次。它提醒人口第一大国的国民,是时候结束这一年的繁忙,收起这一年的心事,回家过年。神州大地上,疾驰的列车里,一张张真挚的笑脸,一个个喜庆的场景,共同构成2023年春运这幅温暖祥和的画卷。

春运列车像是中国的窗口,从中能够观察到这个国家的很多侧面:人潮涌动,沃野千里,大江大河奔腾不息……自1980年首次春运至今,43年间,不仅是春运的规模扩大了数倍,速度更快了,也是每一个坐火车回家的人最直接的感受。

曾经的中国火车,走走停停;到后来,首趟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中国由此迈入动车时代;再到2009年,武广高铁通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80km/h,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在中国西部穿山越岭的几条新高铁线路已将行程时间缩短至常规火车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高铁大幅压缩了时空距离,也极大慰藉了浓烈的思乡之情。从绿皮车到高铁,春运的方式日新月异,背后的意义却始终未改变。只因为,春运的终点是团圆。

或许是沉淀了近3年,今年的春运格外不同。从官方数据到出行平台预测,2023年春运期间,探亲、旅游等旅客出行需求会大幅增加,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99.5%。数字增长的背后,是一份份望乡心切的思念寄托,更是铁路、公路、民航等多部门联动合作的温暖再现。

无论是“慢火车”中赶大集,还是高铁减少了时空的阻隔,亦或是重载列车运输生活生产物资,保障人民生活,“坚守”二字贯穿春运之路。

在江苏,“00后”铁路南京站调度员邵楚文博,家乡远在距工作地1000多公里的辽宁锦州,虽然参加工作后的首个春节就不能回家,不能与父母团聚,但其表示“我的工作会帮助千千万万人回家”;但看一位位列车乘务员,奋勇争先,扛起保民生、保稳定大旗……“流动的中国”,是许多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线甚至生命线,通过春运的纽带,连起来的千家万户的温情。

一切有条不紊,一切准备就绪,一切如千帆蓄势。春运再启程,回家吧!回到烟火气十足的那个地方!回到我们最初的美好!(苗瑞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