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着力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资料图)

本报讯(通讯员 周应良) 近年来,洱源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的总体思路,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着力拓宽村级集体“五型经济”增收渠道。

整合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对村级集体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森林、“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资源,集中开发或者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开发。利用村级集体土地、土地整理、村庄整治、宅基地复垦等节余的土地及其他可利用的集体资源,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右所镇团结村将位于村南的荒沙坝出租给承包商,建成爱心语养牛场项目,年收益2万元;将村委会后荒山坡改良复垦后出租建设洱源协助果蔬种植合作社蔬菜大棚,年收益2.5万元。

经营集体资产,发展“资产盘活型”集体经济。盘活村级集体办公用房、门店、学校等设施设备租赁托管经营,具备经营条件的村,通过自主经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邓川镇新州村和右所镇右所村通过铺面、场地出租的形式,每年分别获利8万元和5万元,全县类似出租铺面收益的村达58个,占65.9%,租金241.6万,占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的30.37%;凤羽镇白米村将凤羽二中闲置场地出租给大理千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年收益8.24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带动型”集体经济。结合洱海源头保护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建设蔬菜、花卉、水产等特色种养基地。边远山区村利用野生资源,重点发展中草药材、野生菌类、林下生态养殖等绿色产业。右所镇礁石村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荒山荒坡等资源,争取沪滇协作、美丽村庄等项目扶持,多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推行种养型、资源型、服务型等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砂石厂承包、养鸡场承包等方式,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2.58万元;牛街乡牛街村将土地流转给北京花木公司种植花木,土地流转管理费每年收益6.32万元。

抱团合作,发展“合作共赢型”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由贫困村以村级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项目等资源性资产,入股或者参股农民合作社、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营。2021年,全县统筹争取到3650万元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7个,其中沪滇帮扶资金2400万、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1250万,重点实施三营镇有机牧场、邓川镇猕猴桃葡萄种植和洱源县艺术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全县将有25个村参与收益分配。炼铁乡投资1450万元,成立罗潓万头生猪养殖场合作社,11个村入股分红,每年各村最低收入2.3万元。

助力生态治理,实施“土地租赁型”集体经济。结合洱源地处洱海源头实际,建设万亩湿地,将被纳入洱海源头环境保护治理湿地建设范围的土地租赁给政府建设湿地和生态隔离带,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右所镇幸福村湿地、起胜村湿地租金年收入分别为15.90万元、19.3万元;三营镇共和村生态隔离带年租金收入4.95万元,湿地年租金收入6.65万元;茈碧湖镇海口村湿地年租金收入8.08万元;凤羽镇凤河村湿地年租金收入4.17万元,江登村大涧河、清螺沟湿地年租金收入6.66万元,马爷河湿地年租金收入5.24万元。

关键词: 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