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消息:把餐厨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搭建景区低碳运营……22个大学生“双碳”创新项目让人眼前一亮!


(资料图片)

“电膜协作,减污降碳”、“模拟增温降低湿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淹水事件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在刚刚启动的首届华东师大“双碳”创新创意学术文化节上,22个学生创新项目涵盖了环境与绿色科技、低碳生活与生命健康、以及设计与制造方向等助力“双碳”的多重方面,让人眼前一亮!

整整6年,孙宝玉团队连续进行野外增温实验,这次亮相的“模拟增温降低湿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淹水事件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就是6年野外增温实验的调查结果。他们结合自然极端气候事件,发现气候变暖能够降低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极端洪涝灾害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而另一项“电膜协作,减污降碳——有机固废厌氧处置能源转换领航者”则是邱博然团队的项目,他们设计的装备系统通过引入污泥与餐厨垃圾共消化,构建耦合消化体系,达成废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获得了全国节能减排竞赛二等奖、“挑战杯”市赛金奖。

不仅如此,在环境与绿色科技方向,“人工光合作用”队利用太阳能和驯化功能微生物,制备高效的光点催化电极材料;“富绮莱”队利用土壤中的植物促生菌来降低土壤乙烯浓度,提高土壤甲烷氧化能力。在低碳生活与生命健康方向,“减碳冲锋”队对超特大城市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分析及趋势预测,“主题公园”队基于数智化,搭建主题公园低碳运营管理系统,实现景区低碳运营价值共创。在设计与制造方向,“碳何容易”队制作多功能生态节能减排装置,通过多功能生态节能减排装置固定环境中的温室气体以达到减排作用。

据了解,“双碳”创新创意学术文化节重点展示了华东师大在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上的参赛作品。为增强研究生对“双碳”战略的认识,提升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和创新能力,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了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华东师范大学赛区组织工作,目前已举办三场“双碳”创新系列辅导讲座以及模拟路演活动,选送的22支参赛队伍中10支入围复赛,入围数量位列全国174家高校第18位。

在学术文化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首席教授彭永臻,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以及国家杰青、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冯玉杰还分别就“城市污水处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子补偿反硝化阴极生物膜构筑与效能”“未来城乡生态环境低碳发展对策与绿色技术研究进展”主题,为同学们详细讲解并进行了交流。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张秋卓表示,该学术文化节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鼓励研究生以学术文化节为契机,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积极投入到科研事业。今年6月,学校备案设立“碳中和科学”二级交叉学科,未来将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该学科将服务国家碳中和、碳达峰重大战略,发挥学校学科综合性特色,形成融合文理的碳中和基础科学和应用人才培养群,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循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星言

关键词: 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