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育人 匠心筑梦

劳模育人 匠心筑梦


(资料图)

—— 河南中烟安阳卷烟厂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侧记

□何晓阳 赵锋

“我们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推动工作室建设,努力将劳模工作室打造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对外开放窗口、精神传承纽带。”11月5日,河南中烟安阳卷烟厂(以下简称安阳卷烟厂)负责同志说。

如何真正贯彻落实好国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战略要求,切实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作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近年,安阳卷烟厂紧紧围绕这一课题,探索建立了跨单位、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的工作室共建共享机制,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如今在安阳卷烟厂,以高卫军、孟瑾、秦永昌3位劳模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代表企业的3张“金名片”。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荣誉更是企业重视发挥劳模工匠精神、赋能一线职工创新创造的生动体现。

近年,安阳卷烟厂积极构建技能体系,全力打造人才队伍,选树了高卫军等同志为“六大领头雁”,形成人才队伍雁阵效应。201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7期“胡杨班”,受训青年员工198人;制定出台了《首席员工聘任管理办法》《技能职务设置及聘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开展“新进员工导师制”“以青授青”活动;依托烟草网络学院,灵活利用电脑端、手机端等形式,充分发挥碎片化时间功效,组织职工参加线上培训。

同时,安阳卷烟厂还拓展人才成长发展空间,全力推进全员创新、全岗位创新、全要素创新,深化“1+1+N”全员创新活动,构建“9+4”人才成长通道体系,助力劳模工匠建功立业。共聘任特级技师3名、高级技师18名、中级技师80名,选聘中级职称130人、高级职称11人。连续举办职工技术比武40届,每月以生产车间为单元积极开展以“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的节能降耗“五小”竞赛活动。

此外,在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引导下,安阳卷烟厂还牵头建立了安阳市劳模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联盟,形成安阳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矩阵。通过搭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配合市总工会开展的“百万职工技术比武”活动,探索联合开展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的可行性,助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措施,都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平台。

创新工作室成为安阳卷烟厂青年员工快速成长的摇篮。高卫军创新工作室培养出行业烟机设备操作职业技能竞赛ZB25(GDX1)机型第一名、行业技术能手侯树斌,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河南省技术能手张树伟。孟瑾创新工作室涌现出“双高”人才(同时通过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鉴定)、河南省十大“师带徒”标兵朱建新,行业烟机设备操作职业技能竞赛KT2机型第三名付恒,第二届全国设备点检管理职业技能竞赛机械设备点检员第三名(铜牌)韩慧丹。各类人才在平台交流中相互砥砺,复合型人才培养初见成效,拥有2种技能以上人员达到117人,初步评选厂级复合型人才17人。

创新工作室成为安阳卷烟厂对外开放的“窗口”。目前,安阳卷烟厂已与行业职工进修学院、省烟草培训中心、常德烟机厂、上海烟机厂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在工学结合、员工进修、技能鉴定、校外实训等合作项目上取得良好成效。同时,与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安阳工学院密切协作,引外脑、破难题。高卫军创新工作室是市创新工作室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协同131家单位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由“点”成“面”、聚“线”成“网”。不仅厂内各工作室打破车间、部门界限,有效整合资源,还突破单位和行业界限,着眼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为基层“创客”提供培训、学习、研修活动平台,集群效应日益凸显。2021年至今,联盟组织技术培训10余场次,累计培训各界、各单位职工1000余人次。

创新工作室成为安阳卷烟厂劳模精神传承的桥梁和纽带。在孟瑾、高卫军、秦永昌创新工作室,汇聚了一大批劳模、先进人物和高技能人才,通过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工匠技艺的大舞台,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队伍,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企业创新实力。从第一届行业劳模刘小珂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石金,再到全国劳模高卫军以及“80后”行业能手王明刚,四代劳模持续接力,充分发挥了劳模先进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安阳卷烟厂有中级以上职称147人(含高级职称14人)、技师105人(含高级技师18人)、中级工以上466人(含高级工288人)、“双高”人才(同时通过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鉴定)2人(公司共3人)、公司特技技师3人(公司共9人),技术人才拥有量持续领先。

劳模育人,匠心筑梦。下一阶段,安阳卷烟厂将以创新工作室及工作室联盟为依托,围绕公司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建设,聚焦全线型、全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解难题、谋创新、建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关键词: